中文 | EN

学术季 | “丝绸之路”音乐融合与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8年7月15—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中央音乐学院“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秘书处承办的“‘丝绸之路’音乐融合与创新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党委副书记苗建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助理时坚东、联盟组织委员会主任郭淑兰研究员、北京戏曲学会会长靳飞等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苗建华主持。开幕式上,主办方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助理时坚东分别讲话。赵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认同,民之交在于心相通,能够沟通心灵的莫过于音乐。此次会议主题旨在寻找音乐给予不同人种的启发以及在提升人类精神品质中的特殊作用,也是在寻找精神文化以及思想碰撞上的契合点。赵书记肯定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并对文化和旅游部、北京戏曲学会以及“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表示感谢。时秘书长助理强调文化及音乐交流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传递“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互鉴。

主旨演讲环节由 “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秘书长张伯瑜教授主持。 “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组委会主任郭淑兰,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靳飞分别发表主旨演讲。郭淑兰理事长在题为《弘扬丝路精神,建立“一带一路”音乐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机制》的主旨演讲中讲到,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未来发展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国内外得到了积极响应,也为高等教育更加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央音乐学院为此成立了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为构建一带一路音乐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一带一路音乐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接着,就发挥音乐教育功能、发挥学科优势、建立“一带一路”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新机制以及构建世界音乐教育新模式等进行了着重介绍。靳飞会长在《不同的乐器,共同的乐章》的主旨演讲中讲到,中国儒家学说创立之初即包含有音乐元素,孔子既是思想家也是音乐家。音乐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进程中,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国历史还存在一个特别的现象,即越是在民族融合与国际交流程度较高的时期,越是音乐繁荣发展的时期。中国音乐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高峰是在唐代。唐代的大规模的国际经贸与人文交流,带动了一次世界范围内的音乐与乐器的大规模交流。音乐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跨越语言障碍,达到感情的沟通。大规模的音乐与乐器的交流,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发展。


研讨会共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设主持人。主讲人发言结束后,参会者和主讲人进行互动交流。第一单元“中国音乐中的丝绸之路元素”研讨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林萃青主持。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谈龙建、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监事长陈飞、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授刈间文俊围绕主题进行发言。第二、三单元“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统音乐及其相互交融(1)(2)”研讨由东京大学刈间文俊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音乐系教授林青华主持主持。俄罗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教授卡拉德根娜·玛格丽、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寺内直子、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副主编孙凡教授、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讲师梅根·希尔、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王征、土耳其穆斯塔法凯末尔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麦斯卢·加德纳进行发言。16日研讨会中,会议第四、五单元西方音乐中的丝绸之路元素(1)研讨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谈龙建和伊朗德黑兰艺术大学副校长莫哈默德·阿扎德法教授主持。中央音乐学院刘红柱教授、伊朗德黑兰艺术大学副校长莫哈默德·阿扎德法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林青华、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林萃青、波兰文化功勋专家、乌克兰肖邦协会会长沃洛毕奥娃·娜塔莉娅分别发言。第六、七单元:一带一路音乐的教育、传播与创新(1)由中央音乐学院刘红柱教授和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教授施祥生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谷曙光、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教授施祥生、《人民音乐》副主编张萌博士、东京大学长木诚司教授、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教授切尔努哈·那吉娅、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翟实发言。

16日下午,“丝绸之路”音乐融合与创新研讨会闭幕式在中央音乐学院509教室举行。闭幕式由“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秘书长张伯瑜教授主持。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靳飞、东京大学刈间文俊教授、伊朗德黑兰艺术大学莫哈默德·阿扎德法教授、爱尔兰科克大学施祥生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林青华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林萃青教授、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切尔努哈·那吉娅教授就两天研讨会会议情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W0201809305481466303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