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丝路荟萃舞鼓乐,花雨相连歌多元 ——记学术讲座《欧洲早期音乐演奏中的“韵”与节奏》

2019年10月23日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系与国际交流处承办的“2019吴蛮丝绸之路世界音乐巡礼”讲座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次活动由安平教授担任学术总监,刘小龙副教授任执行总监,邀请国际知名琵琶演奏家、我院校友吴蛮担任翻译和主持工作。在教学楼409教室内,一场关于欧洲早期音乐演奏中的“韵”与节奏的讲座音乐会让在场观众们近距离感受欧洲民族音乐的魅力,听众仿佛置身于丝绸之路上,花雨缤纷,乐声阵阵。这场讲座由琵琶演奏家吴蛮与意大利传统手鼓演奏家安德烈·匹克西尼(Andrea Piccioni)、欧洲早期琉特琴演奏家卢卡·马尔科纳托(Luca Marconato)进行,音乐家们将深刻的理论知识用浅显的方式呈现,用生动的语言和灵巧的双手诠释音乐中共通的情感和韵味。在场的观众们反响极为热烈,无需语言的二次表达,从音乐家们专注的神态和活跃的互动中就可窥见这场讲座音乐会的成功与精彩。

琴弦颤动着低吟浅唱,鼓面抖落出阵阵回响,伴着演奏家们陶醉的神情,一首欧洲小调就从灵巧的指尖流出,如冬日午后的日光,充满着活力与温暖。这首乐曲由两首舞曲组合而成,两个速度不同主题间的碰撞与交汇产生了出人意料的和谐感。鱼水交融,蝶花相恋,同调式的旋律配合让主题间的衔接过渡自然,丰富了整体的听觉效果。在欧洲早期音乐中,这种多曲共同演奏的方式被人们所习惯,正如我们的传统名曲《春江花月夜》一般,都是由几个不同的部分串连为一个整体。乐曲的旋律走向相对平和稳定,大部分采取级进的方式向前推进,有着顺滑的旋律线条感。旋律的反复和主题的强调不仅没有让乐曲变得枯燥无味,反而使它的风格更为明朗简单,加强了跳动的节奏感。巴洛克吉他和意大利手鼓(图1)的合作也使乐曲本身的律动感大大提升,渐快的速度和明显的节奏仿佛在呼唤着台下的听众一同起舞。一曲毕了,特色的音乐顿时拉近了我们和欧洲音乐的距离,音符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藩篱,透过泛黄的史书和遥远的海域,观众们回到了那个梦幻精致的时代——巴洛克。

图片35.png

欧洲早期琉特琴演奏家卢卡·马尔科纳托(左)和意大利传统手鼓演奏家安德烈·匹克西尼(右)(拍摄者:潘澜)

随即,欧洲早期琉特琴演奏家卢卡·马尔科纳托便解决了观众们对于他所弹奏的“小型吉他”的疑惑(图2)。事实上,这把和平时常见的“大块头”相差甚远的吉他是巴洛克吉他,浅色的外壳为它增添了几分清雅,乐器中部那繁复如玫瑰的纸雕更引人注目。层层叠叠的花纹传递着古老的气息,低张力的牛肠弦贡献出了闪亮剔透的音色,完美地勾画出其优雅含蓄的气质。不仅如此,吉他的琴弦更是别具特色。它由一根单弦和两两一组的复弦道组成,相对窄小的音域并没有限制它的发挥,而是同明亮柔和的音色一起给予了它更适合合奏的特点。相比于古典吉他,巴洛克吉他能更好地表现主调音乐,在和弦弹奏上也有一定的优势。除了乐器本身,欧洲早期音乐的演奏特点也为乐曲整体效果带来了更为清澈的听觉感受。在演奏中,以颤音和装饰音代替揉弦,滑音也极少出现,这导致每一个音符都很清晰,如同雕刻精细的片片花瓣,没有朦胧的雾气和露珠掩盖,花瓣的脉络和纹理纤毫毕现,这不仅不妨碍它展示自己魅力,还更进一步地展示了音乐的细节和全貌。对我来说,这种微微带着些许理性的美更为纯粹真实,也更直接地打动人心。

图片36.png

欧洲早期琉特琴演奏家卢卡·马尔科纳托和巴洛克吉他(拍摄者:黄佳音)

欣赏过小巧精致的吉他后,意大利传统手鼓演奏家安德烈·匹克西尼也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手鼓表演和乐器介绍。众所周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有自己的手鼓,意大利也不例外。意大利手鼓分为两种(图3、图4),一种较为娇小轻巧,类似于新疆维吾尔族等地的铃鼓,鼓框上都镶有金属小钹,摇晃时声音清脆活泼,给人以欢乐跳动之感;而另一种则体型稍大,木质鼓框外部蒙着一层动物皮,单从外观上就可看出其厚重与古老。实际上,据演奏家介绍,这种大鼓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它的音色十分低沉厚重,共鸣明显,大量泛音的出现使其具有一定的音高属性,与旋律乐器一同演奏时能呈现出你呼我应的艺术效果。在历史中,这种手鼓常由妇女演奏,击打出相对稳定的节奏来辅助练习箭术,也用于当地历史风俗中的祭祀活动。“打起手鼓唱起歌”,经过演奏家的指尖、手腕、手背等多方面的击打配合,多变的节奏和强烈的律动性使人不由得想一同起舞,随着拍点踏动脚步。事实上,当地演奏手鼓时的确配合有歌唱和舞蹈,安德烈也为我们现场展示了一小段这种歌舞结合的表演。由手腕微微晃动产生的嚓嚓声开始,自由宽广的歌声和着乐点缓缓而出,表现出一段抒情的倾诉。随着鼓点一变,突然加快的节奏和以掌拍击的演奏方式让歌声瞬间灵动起来,颤音和装饰音的出现为旋律增添了许多异域风情,与波斯——阿拉伯乐系风格有着相通之处。经过旋律和节奏的发展,乐曲最后又回到了开始时的抒情样式,头尾呼应的结构使音乐充满了逻辑性,给人以工整有序之感。表演中所使用的是小型手鼓,相比于厚重的大鼓,其音色清澈透亮,每一个击打的乐点都清晰可闻,这也符合了欧洲早期音乐的审美要求。   

图片37.png

琵琶演奏家吴蛮(右)与意大利传统手鼓演奏家安德烈·匹克西尼介绍音色厚重的大型手鼓(拍摄者:黄佳音)

图片38.png

琵琶演奏家吴蛮(右)与意大利传统手鼓演奏家安德烈·匹克西尼介绍音色清亮的小型手鼓(拍摄者:黄佳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打击类乐器的演奏方式难以被记录,安德烈所展现的一些击鼓技巧是他经过长期与乐器的磨合相处后自己创造发明的。时光荏苒,经过千年岁月的冲刷洗涤,也许鼓乐敲击非当年,但亘古不变的是音乐家们探索的情怀与热爱,是对“音乐即生活”的衷心诠释,是开辟道路的创造与勇往直前。我们不妨设想,渡过重洋与青山,顺着华夏的脉络一路寻觅,我们的前辈是否也在演奏上有着自己的寻找和追求呢?是否也曾以心灵来和乐器进行灵魂的交流呢?答案是肯定的。由此观之,即使是时代不同,国别不同,只要对音乐有着追求和目标,并为之付诸努力,总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的传统民乐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勇于创新和开拓,打破思维定势和固有印象的藩篱,破而后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顺着丝绸之路寻寻觅觅,耳边传来的不只是驼铃,也有欧洲早期音乐的璀璨之声。对我们来说,之前接触最多的是充满系统性、哲理性的交响乐与钢琴曲,这种饶有趣味的欧洲民曲给了我们别样的惊喜。正如演奏家安德烈所言,“西方音乐是一块大蛋糕,交响乐只是蛋糕的一部分奶油,还有很多美味可以品尝”。实际上,西方音乐比传统思维中的固定印象要丰富得多。和我们一样,欧洲音乐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韵”,历经千年,仍放光芒。当古老与现代相融合,当传统与革新相碰撞,我相信,经过改变的音乐才能弥久更新,才能以更成熟的姿态笑对未来。从某种角度上看,西方早期音乐和我们东方音乐文化有许多共融性,二者都有着独特的风采和历史,也有着共同对音乐的追求。我们大可不必将中西对立,隔绝世界,而可以取其精华相融之,以小而精的从容替代大而空的茫茫,适当改变过时的“成规”,一共踏上通往世界舞台的旅程,何乐而不为呢?

丝路霓裳一曲终,沧洋巨帆征程始。天载其苍,地履其黄,琴瑟共鸣,同奏华章。